抗菌劑的抗菌作用在于使微生物細胞相關的生理、生化反應和代謝活動受到干擾及破壞,從而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。
對于不同的抗菌劑抗菌作用機理是不同的。同一種抗菌劑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,甚至也可能呈現不同的抗菌作用機理。
塑料用抗菌劑的抗菌作用機理,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。
金屬離子接觸反應機理
金屬離子帶有正電荷,當微量金屬離子接觸到微生物的細胞膜時,與帶負電荷的細胞膜發生庫侖吸引,使兩者牢固結合,金屬離子穿透細胞膜進人細菌內,與細菌體內蛋白質上的巰基、氨基等發生反應。細胞蛋白質活性中心的結構被破壞,造成微生物死亡或喪失分裂增殖能力。
金屬離子殺滅和抑制細菌的活性按下列順序遞減:
Ag+>Hg2+>Cu2+>Cd2+>Cr3+>Ni2+>Pb2+>Co4+>Zn2+>Fe3+
Ag+處于第一位是因為它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(±0.798eV,25C),除了其他金屬離子所具有的絡合反應外,它還具有很強的氧化還原反應活性,通過氧化還原反應達到其結構穩定狀態,所以Ag+的抗菌作用是最強的。
催化激化機理
有些微量的金屬元素能起到催化活性中心的作用,如銀、鈦、鋅。該活性中心能吸收環境的能量,如紫外光,激活空氣或水中的氧,產生羥基自由基(?OH)和活性氧離子(02-)。它們能氧化或使細菌細胞中的蛋白質、不飽和脂肪酸、糖苷等發生反應,破壞其正常結構,從而使其死亡或喪失增殖能力。
陽離子固定機理
帶負電荷的細菌會被抗菌材料上的陽離子(如有機季銨鹽基團)所吸引,束縛細菌的活動,抑制其呼吸機能,即發生“接觸死亡”;在電場引力的作用下,細胞壁和細胞膜上的負電荷分布不均勻造成變形,細胞的內臟物如水、蛋白質等滲出體外,發生“溶菌”觀象而死亡。
細胞內容物、酶、蛋白質、核酸損壞機理
許多有機抗菌劑的抗菌作用屬于這種機理。如對細胞器的作用、對蛋白質和核酸等結構物質的作用、對酶體系的作用(酶形成、酶活性)、對呼吸作用的影響(糖酵解、電子傳遞系統、氧化磷酸化等過程)、對有絲分裂的影響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ww.dekuanjy.com.cn/385/
抗菌塑料薄膜抗菌作用機理
關鍵詞:
薄膜抗菌作用
時間:2013-04-22來源:楷膜 點擊:10765次摘要:抗菌劑的抗菌作用在于使微生物細胞相關的生理、生化反應和代謝活動受到干擾及破壞,從而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。
熱銷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