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電,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的電荷或者說不流動的電荷(流動的電荷就形成了電流)。靜電并不是靜止的電,是宏觀上暫時停留在某處的電,在某些特殊的時刻會對日常生活,工業生產造成較大的危害。
靜電的產生
我們知道,物質由分子構成,分子由原子構成,而原子由質子,中子和電子構成。質子帶正電,中子不帶電,電子帶負電。在正常狀況下,一個原子的質子數與電子數量相同,正負電平衡,所以對外表現出不帶電的現象。
而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種能量如動能、位能、熱能、化學能等的形式作用會使原子的正負電不平衡。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接觸后再分離,即可產生靜電。產生靜電的根本原因是電荷的分布不均勻而無法中和。

針對保護膜行業,常見的靜電產生形式有如下幾種:
接觸帶電:保護膜與被貼物接觸而產生的靜電;
撕膜帶電:撕起離型膜時手(機器)摩擦導致的靜電;
剝離帶電:撕起保護膜時產生的靜電。剝離的越快所帶電量就越大。
影響靜電電量的因素

實際上,我們在實驗室測量表面電阻值時,恒溫恒濕對測試結果影響很大。
實驗室的標準為:23±1℃/50±5% RH
靜電的危害
靜電吸附灰塵:縮短元件使用壽命,污染嚴重;
靜電放電破壞:破壞線路,使元件受損;
靜電放電產生的電磁場:磁場幅度很大(達幾百伏/米)頻譜極寬(從幾十兆到幾千兆),對電子產品造成干擾甚至損壞(電磁干擾)。
靜電的預防措施
在工業生產中,除對生產環境的重視,對材料加濕,除靜電器和除靜電刷等器材的使用也能有效防止靜電的危害。而對于一些需表面保護的產品,特別是較精密的電子產品,抗靜電保護膜無疑是最佳的選擇。